昆明应急避难场所报道

便民百姓

 昆明应急避难场所五年增200余处  市民大多不知情

  遇到灾难,该往哪里跑,到哪里避难?四川雅安地震发生以来,这个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昆明市属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平安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必然要求。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至今的五年时间里,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从两处增加到225处,增幅百余倍,然而,日前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避难场所设施与管护分离,缺乏联动,民众对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知晓率也相对偏低,许多市民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应急避难场所。

  建成225个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所是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安全避难场地。

  2006年,昆明市筹建了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宝海公园,这个面积1.7万平方米的避难场所可以在有地震、火灾、大面积煤气泄漏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为7万人提供避难场地,居民可在这个避难场所得到医疗、物资等方面的救助。但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前,昆明市都只有这一个应急避难场所。

  汶川地震发生后,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昆明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方案》,依托公园、绿地、城市广场、住宅小区、体育场馆等现有资源大踏步地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从2008年月牙塘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始至今,按照规划方案,到2015年,昆明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将完成174个,用地规模将达到609.3公顷,其中包括8个中心应急避难场所,22个固定避难场所,144个紧急避难场所,满足420万受灾人口需求,但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建设完成了225个应急避难场所,远远超出规划目标数。

  应急避难场所数量5年之内增加了百余倍,昆明市民又知道多少,在昆明发生重大灾害的时候,市民能不能找到这些将成为他们生命“保护伞”的应急避难场所呢?

  西山区政府广场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就比较完善,在进入广场的多个入口都设有“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当灾难发生,市民聚集进入广场,广场对每一块区域的具体功能也进行了规划,市民可以根据广场内的提示牌寻找自己准备前往的区域。此外,广场还建有应急指挥中心、医疗救助站、应急物资供应处等设施,这些设施内都存放了大量帐篷、担架、消防设施、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灾难发生立刻就可提供救援。
image

 

“城中村”应急避难场所匮乏  成防灾减灾重灾区

 “城中村”因房租相对便宜,成为了很多外来务工者的首选落脚地,但是人口密度大、建筑容积率过高,为“城中村”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云南省防灾研究所所长张建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昆明最大的地震灾害隐患就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他表示,由于“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房屋私搭乱建,建筑不合理、安全性差,人口居住密度过高,只是一次很小的地震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何在灾难发生时减少“城中村”居民的伤亡,应急避难场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然而,当你走进昆明任何一个“城中村”,除了错综复杂的小巷,很难看到一块面积稍大的空地、小花园,更别说是在灾难来临时为居民提供生命“保护伞”的应急避难场所。有市民就戏称“城中村”是一个跑不出的死胡同,真有灾难发生,只能对天祈祷。

“城中村”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没有

  昆明市主城区小菜园村、麻园村、船房村、福德村、小板桥村等多个“城中村”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昆明市主城区“城中村”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量基本为零。

  在“城中村”,违法建筑随处可见,自建楼各自为阵,大部分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贴面楼”、“握手楼”、“一线天”景象比比皆是,极容易造成火烧连营。

image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