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乡的苹果

便民百姓

 深秋之际,在昆明的背街小巷,又可听见那满含乡土息的叫卖吆喝声。

    “团结乡的苹果,甜得很!”

    “刚摘的苹果,两块五一斤!”

    许多路过的市民,便会驻足摊前,尝一尝,得知是正宗团结乡的小苹果,便会买上几公斤。

    团结乡的苹果,在昆明人的印象中小有名气。不过乍一看,团结乡的苹果样子实在太过普通,甚至很土:颜色暗淡无光,毫无光泽;甚至表皮还有些泥土或污渍;个头也很小,最大的很少有超过拳头大;而且没有任何包装。可以说,团结乡的小苹果,外表丝毫不引人注目。然而,团结乡的小苹果,却会让昆明人时常忆念,在普通的生活中留有一丝清香。

    削去表皮,隐隐沁出一缕幽香,果仁最外层略有淡淡的青色纹路,咬一嘴,满口生津,又脆、又香、又甜,味道很浓。一丝若有若无的极淡的酸,使得香味更加淳正,同时也说明苹果是刚摘不久的,还很新鲜。只要花十多块钱,就可买四五公斤,一大塑料袋,让全家人大快朵颐一番。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这,就是团结乡的小苹果。

    团结乡的小苹果,样子朴实无华,而味道却如此香醇可口。具体是什么原因所致,不得而知。也许是苹果树本身的物种属性,也许是那里的独特土壤,抑或是有高原烈日的滋润……

    相比团结乡的小苹果,在城里的水果商店或超市里,苹果的种类就很多了。而且,许多苹果的“卖样”很好:红艳亮洁,富有光泽,个头又大。什么“红富士”啦, “元帅”啦,“国光”啦,等等五花八门的来头身份。当然,价格也不菲。便宜的五六块,稍贵的八九块,甚至还有十几块一公斤的。据说,苹果特别光亮的,是被人为打上了一层蜡,为的是有个好卖样。而且,有的苹果还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不过,有时撕开标签后,才发现是个斑块或其它缺陷。

    至于这些身价不菲的苹果味道呢,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呢,味道不错;有的呢,也就是个苹果;有的呢,酸味远远盖过了甜味;有的呢,储存太久发酵了,像面坨;有的呢,则味道很淡,像被水洗去了味道,既不甜也不酸。莫非,没有味道,也算一种味道?

    可以说,这些样子好看、价格不菲、味道不等的苹果,有些徒有其表之嫌。然而,存在即或是一种合理。这些很有“卖样”、很有来头的苹果,依然在市场上很流通。比如,出于礼节性的迎来送往,人们肯定会去挑那些有“卖样”的苹果,如此才拿得出手。至于味道嘛,那就由受赠人自个去品尝了。或者,那些名贵的苹果的价值仅存在于“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环节中。普通人家,通常是舍不得买那么昂贵的苹果来吃的。尽管,团结乡的小苹果,美味香飘春城,但却不能作为礼物来往。依照常理,苹果最主要的价值应该是在于它的食用味道,而不是它的看样。如果味道不香甜可口,样子再好看,也是中看不中用啊。细想一番其中的人情世态,也的确是让人无奈好笑。

 

image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