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茶膏博物馆落户昆明

云南·城事

中国第一家茶膏博物馆将落户昆明康乐茶城,长达百年的制作工艺演变史也在这里一一展现。

茶膏是世界上第一款“固态速溶茶”,曾作为中国养生文化的一部分,现被多数人遗忘。为找到最初的茶膏制作工艺,中国茶膏博物馆负责人历时五年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筹备,将茶膏千年发展演化史整理出来,并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朝宫廷茶膏进行了模拟还原。经云南省市区三级博物馆专家团考察论证,正式确定其具备博物馆挂牌资格。

蒙顿茶膏博物馆由序厅、历史厅、原料厅、金瓜墙等部分组成。共有茶膏藏品200余件,其中大多数藏品为市面上少见或罕见。博物馆展示了茶膏从宋代到近现代的全面历史、深入挖掘了茶膏的起源以及茶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

茶膏博物馆在收藏历史的同时,自己的历史也被其他博物馆收藏。2006年,云南省博物馆收藏了蒙顿茶膏博物馆监制的蒙顿“元”字号普洱茶母。2011年,“康熙御笔福字茶膏”被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选为馆藏珍品。

北京故宫现在都还收藏着100多年进贡到皇室的云南茶膏,翻开历史,又发现,茶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中国养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是,蒙顿萌动了在昆明建造一个茶膏博物馆的想法,算是为昆明打造博物馆之城奉献一个小而精特色博物馆。

10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一家博物馆。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说,博物馆能“开民智悦民心”,他的学生梁启超进一步说,开博物馆能振兴中国。从看一个国家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就能反应这个国家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程度。同理,看一个城市的博物馆质量,就能看出这一城市内在的精神特质。

茶膏博物馆花了很大的空间来展示茶与茶膏的历史,从陆羽到赵佶、从陶谷到蔡襄,从赵汝砺到罗养儒,从熊蕃到乾隆,从赵学敏到鲁迅,这其中,有大名鼎鼎的茶文化开创者,也有许多不为人熟知的人,有帝王,也有平民百姓,有隐士,也有积极救世之人,因为爱茶,他们跨时空地连接到一起,华夏饮茶版图被激动、被围观、被传达、被解读。人畅游其间,会被介绍的声音指引、被灯光的落点左右,融在图片与文字中的故事与历史,留下太多思考的线索,从一粒小小的茶膏出发,我们体会到的就不在是一些词汇。而是代表了一个个时代的跌宕起伏、一群人的探索与追求。

茶膏博物馆提供了体验的空间,比如,两间品茶室,让人一进门就在色香味中首先认识茶膏,在展板中回顾先贤,进而深入到工艺层面。茶膏博物馆一样花了不少精力来诉求茶膏的工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宋代的“榨茶”并不容易理解,他们配着图也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好的方面也许是,在民间的语境里,冬天冰霜“榨”过的青菜,能够去除苦涩。

茶膏工艺,除了介绍其发展,还要理清许多误区,这同时也回答了从云南土锅熬制到清代宫廷御茶房压榨再到现代科技低温萃取的必然,因为时代不一样,理念必须适合干净、科学以及卫生等要素,在一个食品安全卫生很成问题的年代,让人放心喝茶,指导人学会选择茶膏,博物馆完全了其教育的功能。

image

1.jpg

2.jpg

 

« 上一篇下一篇 »